第284章 乌桓之礼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此后,王镜继续驻军邺城,暂代河北军政要务。
nbsp建安四年秋九月,大军攻占邺城后,迅速派兵平定周边郡县,攻城掠地,冀州全境的安平国、渤海郡、常山国、河间国、清河国、赵国、巨鹿郡、魏郡、中山国悉数归附。
nbsp黑山军张燕也率军来投,王镜封其为平北将军,张燕欢欢喜喜地接受了任命。
nbsp袁谭已死,青州陷入群龙无首的涣散局面。夏侯渊率军趁势攻占平原郡、济南国、乐安国、北海国、东莱郡、齐国等地,青州也被王镜收入囊中。
nbsp至于袁氏的附属势力,并州的高干主动选择了投降。
nbsp王镜派军队前往接受献降,但因河北地域实在辽阔,高干更多只是名义上归附,她对并州的控制力较弱。为稳定局势、安抚各方,王镜仍任命高干为并州刺史,同时派人前往监视,暂时未引发风波。
nbsp至此,河北大部已定,王镜遂将目光移向幽州。
nbsp……
nbsp幽州局势错综复杂,实乃盘根错节之地。
nbsp袁熙虽是袁绍亲自任命的幽州刺史,却辖地甚小,号令难行。一面需抗衡公孙瓒,一面又遭乌桓窥伺,腹背受敌。
nbsp所谓乌桓人,属于东胡系民族,与鲜卑同源。西汉初年,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溃,残部分化为乌桓与鲜卑。乌桓最初活动在辽西、辽东塞外,东汉时逐渐南迁至长城沿线,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辽西、右北平、渔阳、上谷、代郡等边郡。
nbsp而在乌桓各部中,辽西乌桓势力最强,核心区域在辽西柳城。
nbsp辽西乌桓首领蹋顿是个厉害角色,他凭借过人的手腕整合了周边部族,让原本松散的乌桓势力拧成了一股绳,其他各部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,他也成了乌桓人中说一不二的领袖。
nbsp不过,乌桓人与中原的关系向来复杂。
nbsp他们时常接受汉朝的羁縻政策,被封为“保塞蛮夷”,替朝廷守卫边疆;可一旦汉室衰微、控制力减弱,他们便会翻脸不认人,趁机劫掠边郡,把好处占尽。对袁绍、公孙瓒这些割据一方的诸侯也是如此,哪边有利可图就倒向哪边,时叛时附,毫无定数,像一群喂不饱的狼,永远在利益的天平上摇摆。
nbsp此前,幽州的几股势力——袁熙的残余力量、公孙瓒的部队、乌桓各部,还有一些地方豪强,相互牵制、攻伐,谁也吃不掉谁,才在常年的混战中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可这平衡,随着王镜的崛起被彻底打破了。
nbsp袁尚走投无路,一路逃窜投奔了袁熙,本想兄弟联手重振旗鼓,没想到反倒让袁熙本就虚弱的势力雪上加霜。
nbsp更要命的是,公孙瓒奉王镜之命追剿袁熙和袁尚,二人无奈放弃自己的地盘,跑去向乌桓人求助,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东山再起。
nbsp只是,乌桓人向来趋利避害,袁熙兄弟如今成了丧家之犬,蹋顿是否愿意为了他们与势头正盛的王镜、公孙瓒为敌,还是个未知数。
nbsp……
nbsp是日,王镜正处理着军务,忽闻帐外通报,说是乌桓使者求见,还带来了献给“国公大人”的礼物。
nbsp她心想乌桓向来以皮毛、宝石或是战马为礼,倒也没太在意,只让侍从引使者进来。
nbsp使者是个高鼻深目的乌桓汉子,脸上堆着刻意的恭敬,双手捧着一只沉甸甸的木盒,躬身献上:“我家首领感念国公大人威德,特备薄礼献上,望大人笑纳。”
nbsp王镜示意亲卫接过盒子,放在案上。
nbsp她随手掀开盒盖,本以为会看到斑斓的狐裘或是剔透的玉石,可视线落下的瞬间,一股混杂着血腥与腐臭的气味扑面而来。
nbsp盒中哪是什么宝物,竟是两颗血淋淋的人头!
nbsp大概是路途遥远、天热难存,头颅的皮肉已有些发黑溃烂,五官扭曲得不成样子,眼眶凹陷,嘴唇已经烂得露出了牙齿,看着格外骇人。
nbsp王镜只瞥了一眼,胃里便猛地一阵翻涌,下意识地偏过头去,强忍着才没吐出来。
nbsp倒不是她胆子小,沙场征战多年,断肢残躯见得不少,可这般腐坏残缺的模样,却是头一回撞见,那股腥臭气直往鼻腔里钻,实在让人反胃。
nbsp身旁的郭嘉反应极快,几乎在王镜皱眉的同时,就伸手取过一块布,迅速将盒子盖得严严实实,隔绝了那刺目的景象与难闻的气味。
nbsp他眉头紧锁,沉声问道:“贵使,这盒中究竟是何人首级?乌桓送此‘厚礼,又是何意?”
nbsp其实不必问,郭嘉心里已有了七八分猜测。近来公孙瓒追剿袁熙、袁尚甚紧,二人走投无路投奔了乌桓,如今看来,怕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
nbsp当年袁绍在世时,想必乌桓使者也是这般恭敬地献上礼物。如今不过数年,袁氏子弟的首级就成了讨好新主的贡品。
nbsp果不其然,那使者脸上露出邀功般的笑容,欠身答道:“回大人,这正是袁尚、袁熙二人的首级!此二人曾背叛国公,妄图勾结我族作乱,我家蹋顿首领深明大义,知国公欲除之而后快,便已将二人斩杀,特献首级以表忠心,愿永世归顺国公,绝无二心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王镜定了定神,心头浮起疑惑。
 
第284章 乌桓之礼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