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诗词一万首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59章 陆厥《齐歌行》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齐歌行

    nbsp陆厥

    nbsp黄金徒满籯,不如守章句。

    nbsp雪宫纷多士,稷下岌成覆。

    nbsp同载双连珠,合席悬河注。

    nbsp垂帷五行下,操笔百金赋。

    nbsp华屋大车方,高门驷马驱。

    nbsp玄豹空不食,南山隐云雾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赏析:

    nbsp陆厥的《齐歌行》以独特视角,借古喻今,探讨了不同人生选择与价值追求,展现出丰富内涵与独特艺术魅力。

    nbsp一、主题思想

    nbsp1.nbsp重学轻财观念:开篇“黄金徒满籯,不如守章句”便点明主旨,鲜明表达与其追求满筐黄金,不如钻研诗书的观点,强调知识学问的价值远超财富,凸显对学术文化的推崇,引导人们重视内在修养与知识积累。

    nbsp2.nbsp对贤才与学术的描绘:nbsp“雪宫纷多士,稷下岌成覆”描绘雪宫、稷下人才济济,如高耸将倾之态,展现战国时期学术繁荣、贤才汇聚之景,表达对人才汇聚、学术昌盛局面的向往与赞誉。nbsp“同载双连珠,合席悬河注”,用“双连珠”“悬河注”生动比喻贤士们言辞精妙、口若悬河,交流时才华横溢,进一步凸显学术交流的热烈与思想碰撞的火花。nbsp“垂帷五行下,操笔百金赋”,刻画学者在学宫中潜心钻研,专注创作有价值辞赋,体现对学术创作与文化传承的重视。

    nbsp3.nbsp对荣华富贵与归隐的思考:nbsp“华屋大车方,高门驷马驱”描绘富贵场景,与前文学术追求形成对照,引发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。结尾“玄豹空不食,南山隐云雾”,以玄豹藏身南山、忍饥不食为喻,表达淡泊名利、归隐山林的选择,暗示在荣华富贵与高洁自持间,诗人倾向于坚守内心纯净与自由。

    nbsp二、艺术特色

    nbsp1.nbsp用典巧妙:雪宫、稷下为战国着名学术场所,典故运用使诗歌具历史厚重感,以古比今,借古贤事迹表达对学术与人才态度,增强诗歌文化底蕴与说服力。

    nbsp2.nbsp生动比喻:nbsp“双连珠”喻贤士言辞精妙,“悬河注”形容其口才出众,生动形象展现贤士风采,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学术交流魅力,增强诗歌表现力与感染力。

    nbsp3.nbsp鲜明对比:诗中富贵荣华场景与学术追求、归隐之选形成鲜明对比。财富与学问、世俗荣耀与高洁自持的对比,强化诗歌主题,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与选择的深入思考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解析:

    nbsp1.nbsp黄金徒满籯,不如守章句

    nbspnbsp解析:“徒”表示白白地、徒劳,“籯”指竹笼一类的盛物器具。此句直抒观点,认为即便拥有满满一竹笼的黄金,在价值上也比不上坚守对诗书章句的钻研。它开宗明义,将财富与知识学问进行对比,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高于物质财富,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学识的崇尚,引导人们把精力放在追求知识、提升内在修养上。

    nbsp2.nbsp雪宫纷多士,稷下岌成覆

    nbspnbsp解析:“雪宫”是战国时齐国的离宫,“稷下”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,汇聚众多学者。“纷多士”描绘出雪宫里贤能之士纷至沓来、人才济济的热闹景象;“岌成覆”中,“岌”有高耸之意,形象地写出稷下学宫人才聚集之盛,多得仿佛高峻得将要倾覆,突出了当时学术繁荣、贤才云集的壮观场面,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文化昌盛时代的向往与赞叹。

    nbsp3.nbsp同载双连珠,合席悬河注
第659章 陆厥《齐歌行》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