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相二十余年,史称其“出入中外,以身系国之安危、时之轻重者二十年“,被时人比作郭子仪。 皇帝赵桓赐给李纲《裴度传》,意思是唐朝的文官裴度能够领兵平叛,如今李纲领兵出战,同样可以建功立业,就不要再说自己是甚么书生了。 李纲见了,却开口说道“吴元济以蔡州周围的一小块地方与唐室相抗衡,这与金人力量的强弱自然是不能相比的,而臣未曾奢望比得上裴度的万分之一。 然而外寇入侵之患可以攘除,但让小人在朝,大害却难以去掉。 如果朝廷有了正气,使君子之道长,则抵御外敌入侵并不难。” 接着,李纲又将裴度论政敌元稹、魏洪简的奏疏中的关键话语抄下来呈给皇上。 李纲此举,无疑是在明白说朝堂上奸臣小人当道。这可就太不给皇帝赵桓面子了。 不过,皇帝赵桓还是忍下了这口气,以礼回答安抚了李纲。 随后,李纲又以宣抚司统属的兵马只有一万二千人,且尚未聚集到一起为由,请求推迟启程期限。 皇帝赵桓亲自批字,认为李纲是拖延时间,抗拒命令。 李纲再次上书说明之所以不能启程的原因,并且说“陛下先前认为臣专权,现在又说臣是抗拒命令。本打算派遣大帅去解重围,却以专权、抗命之人担任大帅,恐怕不行吧?希望能够批准臣解去宣抚使之职。” 总而言之,最善于把军中将士逼到战场上送死的主战派大臣李纲,轮到自己上阵时却是推三阻四,死活不肯上战场。 皇帝赵桓又召见李纲,对他说道“卿替朕巡视完边防,就可以返回朝廷。”以此来宽慰李纲,让他放心上任。 李纲却说道“臣此番出行,没有再返回朝廷之理。 过去范仲淹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去安抚西北边疆,经过郑州,见到吕夷简。 吕夷简说‘参知政事怎么能够再回来呢?后来果然如此。 现在臣因为愚蠢和直率不被朝廷容纳,如果臣出行,则与敌拼死于战场,这是臣的愿望。 万一朝廷不能坚持抗战,又欲割地议和,李纲惟求退隐山林,终此一生。 请陛下明察臣一片孤忠,以全君臣之义。” 李纲的一番话,让皇帝赵桓也为之动容,他又岂能不知李纲是那种正直的大臣? 然而正因为李纲是所谓正直的大臣,所以才决不容忍赵桓割土地,弃百姓以保全自己的皇位。 又正因为李纲不容忍割土地、弃百姓,以强硬的主战派姿态现身,所以才深得民心。 从太学生上书一事,就可看出东京士民对李纲的拥戴超过了对赵桓这个皇帝的拥戴。 李纲这种人不打发走,皇帝赵桓心不能安。 可是如果公开罢免李纲,不但是揭掉了新皇帝赵桓仁德英明的面纱,还会再次激起士民强烈的抗议。 所以,最好的法子就是打发李纲去抗金。东京汴梁城的士民们总不会因为李纲去打金国人而闹事造反吧? 六月十日,敢于直言的左司谏陈公辅,被耿南仲指责为李纲的党羽。 陈公辅自知逃不过此劫,干脆公开承认自己就是支持李纲,主动递上辞呈。 陈公辅还将皇帝赵桓、耿南仲等人的心事点明“李纲书生,不知军旅,派他增援太原,这乃是大臣故意陷害,李纲此去必败。” 皇帝赵桓和耿南仲恼羞成怒,陈公辅随即被赶出京城,责监合州酒务。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