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5章 余波(三)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r/>
nbsp“就是因为是糊涂话,所以才会让人生气。”
nbsp张星彩不以为意,低头浏览起来。
nbsp哪知她才看到一半,脸色已经不太对了。
nbsp还没等看完,皇后就已经气得“啪”地一声,把奏折拍到案桌上,柳眉倒竖:
nbsp“混帐东西!”
nbsp陛下才素服举哀三日,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说这种话。
nbsp这不但是在糟蹋丞相,而且还是在踩踏天子的脸面!
nbsp皇后满脸的杀气,看向阿斗:
nbsp“陛下,请立刻派人前往锦城调查,若是李正方所言属实,则李汉南此獠断不可留!”
nbsp“昔日先帝驾崩,大汉危如累卵,廖公渊(即廖立,字公渊)诽谤先帝,疵毁众臣,被丞相流放边郡。”
nbsp“而李汉南此人所言,比廖公渊有过之而无不如,他这不但是在诽谤先帝,污蔑丞相,而且是在骂陛下啊!”
nbsp关羽恨失荆州,先帝兵败夷陵,这些都是事实。
nbsp廖立虽说是事后指点江山,但好歹也是根据事实说话。
nbsp李邈算什么东西?
nbsp他所说的那些话,哪一句是真的?
nbsp丞相领军收复关中,还于旧都,是在完成先帝所托。
nbsp怎么就成了“狼视虎顾”了?
nbsp陛下曾公开亲口说过“政由葛氏,祭则寡人”,你李邈上来就说陛下无一日不对丞相心怀畏惧,深感宗族不保。
nbsp若不是不能说粗话,张皇后都差点忍不住要骂一句“入李汉南的阿母”之类的话。
nbsp你这是把牢记先帝遗诏,信赖丞相的陛下,生生扭曲成是违背先帝临终所言,嘴时喊相父,心里却无比忌恨丞相的小人。
nbsp否认了丞相这些年所为,就是否认先帝遗诏。
nbsp否认了先帝遗诏,那就是否认陛下皇位的正当性。
nbsp什么仇?
nbsp什么恨?
nbsp是可忍孰不可忍!
nbsp皇后一念至此,咬着牙对天子再一次强调道:
nbsp“陛下,若是此事属实,此獠其心可诛,必杀不可!不杀不足以慑宵小!”
nbsp阿斗完全没有想到皇后的反应比他还要强烈。
nbsp“皇后不必如此动怒。”他连忙安慰道,“李邈,小人耳,不值得皇后如此大动怒气,还是注意身体。”
nbsp张星彩得了阿斗提醒,这才闭眼缓缓地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。
nbsp阿斗最开始说要杀了李邈,本就是关起门来说的气话。
nbsp没曾想皇后一来,居然是大力支持自己诛杀此人。
nbsp反倒是让阿斗有些犹豫起来:
nbsp“丞相对廖立,亦不过是流放全家,先帝在时,更是以仁义着称,现在丞相刚去,吾就马上诛杀大臣,会不会有些不妥?”
nbsp张星彩睁开眼,眼眸中跳跃的怒火仍是掩饰不住。
nbsp此时的她,已经断定李平所言,十有八九就是真的。
nbsp若不然,以李平的孤傲,以及他的身份,断不会故意去针对一个无足轻重的李邈。
nbsp“陛下,李邈此人,乃是广汉李氏出身,广汉李氏又代表着蜀地的世家大族。”
nbsp“丞相逝去,陛下又久不回锦城,蜀地有些人怕是按捺不住了,所以陛下这一回,必须狠下心来。”
nbsp“杀了李邈,一来表明陛下对丞相的态度,二来,可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者。”
nbsp“正好借李邈的人头,以示陛下之手段,同时还可以稳定眼下的人心。”
nbsp听到皇后如此强调,阿斗就是再犹豫,也只得点了点头。
nbsp“既然皇后这般说,那吾照办就是。”
nbsp然后他又有些为难地说道:
nbsp“那李正方写了这封密奏,我们又当如何待他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皇后此时终于恢复了平静,只见她面容沉静地说道:
nbsp“此又有何难?只按前头的安排,封他一个太傅就是。”
nbsp“那这密奏……”
nbsp“若是一封密奏就能让他重受皇家信重,那皇家的信重,也太廉价了一些。”
nbsp冯明文不老老实实地把四娘娶了,都不用想录尚书事。
nbsp李平一封密奏,就想重受信重?做梦!
nbsp以前的旧帐不跟他算,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。
nbsp只听得张星彩缓缓地说道,“关中一战后,前方将士多有立功。李平之子李丰,亦在军中。”
nbsp“妾记得,李丰与冯明文亲近,故而倒是可以对李丰多加赏赐,正好一举两得。”
nbsp阿斗一听,脸上终于露出笑容,胸口的闷气稍稍散去:
nbsp“皇后实真是吾之贤内相!”
nbsp大汉丞相病逝的影响,远远不止影响大汉境内。
nbsp当远在建业的孙权接到出使汉国的秦博派人加急送回来的消息,当场就懵住了。
nbsp“诸葛孔明死了?”
nbsp才刚刚领军拿下了关中,就立刻病逝军中?
nbsp在自己还想着今年能不能再与汉国联手,趁着魏国最虚弱的时候,给贼人致使一击的时候,孔明居然死了?
nbsp所以……今年与汉国联合出兵是不可能的了?
nbsp这是孙权的第一反应。
nbsp第二反应就是:这死得也太巧了!
nbsp拿下关中就立刻死,还有比这更巧的事情吗?
nbsp若是再晚死一年,汉吴再次联手,则大吴未必不能攻下合肥。
nbsp若是早死半年,自己所谋划的两虎相争之计,则可成矣!
nbsp偏偏在这个时候死了,汉国占尽了便宜,而大吴,却是什么也没捞着。
nbsp假的吧?
nbsp是假的吧?
nbsp故意的吧!
nbsp无数的念头在孙权闪过,最后纷纷扰扰的,混成了一团乱麻。
nbsp也不知过了多久,所有的念头都汇成了几个关键问题:
nbsp诸葛孔明死后,汉国有没有能力守住关中?
nbsp如果有,那么谁会顶替诸葛孔明?
nbsp如果没有,那么……两虎相争之计,是不是可以继续下去了?
nbsp虽然没有直接面对汉国的大军,但得知汉国一口气吞下关中并州河东等地。
nbsp身在建业的孙权,都已经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。
nbsp那种感觉,他在十八年前就曾亲身感受过。
nbsp没想到十八年,遥远的西边,隔了一个魏国,居然也能让他再次回忆起这种感觉。
nbsp这姓关的怎么总是这样?
nbsp老是喜欢逼人迁都。
nbsp阴魂不散,死性不改。
nbsp真是太糟糕了!
nbsp孙权自己一个人沉闷地想了很久,却不能给自己一个确切的答案。
nbsp他下意识地就想写信给陆逊。
nbsp只是这个念头刚一闪过,他又有些犹豫了。
喜欢。
第1055章 余波(三)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