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5章 一拍即合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br/>
nbsp“哦?”
nbsp冯君侯闻言,顿时一怔,下意识地拿起茶杯做掩饰。
nbsp同时在心里快速地过了一遍自己认识的人里,似乎并没有一个姓裴的故人。
nbsp除了裴秀。
nbsp只是裴秀没有必要绕着一个圈子,托人来见自己吧?
nbsp“却不知裴议郎的兄长是谁?”
nbsp“吾家兄长,上裴下潜,字文行,正是闻喜裴氏的家主……”
nbsp话未说完,就听得“噗”地一声,冯君侯嘴里的茶全喷了出来。
nbsp冯君侯极其失礼叫出声来:“裴潜?裴……裴文行是你的兄长?”
nbsp不怪冯君侯不知此事。
nbsp实是裴俊离开河东,已有数十载,再加上后来三国鼎立,难通消息,裴俊都做好了自己这辈子回不了河东的心理准备了。
nbsp冯君侯不过出仕十余载,裴俊又不是什么出名人物,他哪里会知晓这些事情。
nbsp除非是先帝入蜀时就出仕的老臣,说不定还能知道一些消息。
nbsp裴俊却是有些不知所以,不明白自家兄长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。
nbsp就算兄长以前是魏贼的尚书令,但大家族嘛……这点事不至于吧?
nbsp心里这么想着,嘴里却不得不回答:“回君侯,正是。”
nbsp“亲的?亲兄长?”
nbsp“没错。”
nbsp也不知是不是幻听,裴俊似乎听到屏风后面有人轻咳了一声。
nbsp冯君侯咳了一下,把茶杯放下,正色看向裴俊:
nbsp“吾记得,裴文行不是魏国的尚书令么?他怎么会在两个月前派人送信给裴议郎呢?”
nbsp裴俊连忙解释道:
nbsp“不敢瞒君侯,家兄其实早就有心弃贼从正,故而趁魏国大乱之时,设法出逃。”
nbsp“只是因为上党战事,无法越过边关,直至几个月前,上党战事平息,这才寻得机会,回到河东。”
nbsp“家兄回到河东后,就立刻派人给某送信,欲托某向君侯表明归顺大汉之意。”
nbsp魏国尚书令裴潜出逃魏国,要前来投靠大汉?
nbsp冯君侯一听到这个消息,以他这些年修炼来的心性,仍是止不住地惊呼:
nbsp“此话当真?”
nbsp“某岂敢欺骗君侯?”裴俊说着,从袖套里拿出一封信,起身奉上,“此乃家兄托某给君侯的信,请君侯过目。”
nbsp冯君侯接过来,并没有当场打开,而是放到案上。
nbsp然后看向裴俊:
nbsp“令兄有心弃贼从正,那自是最好不过,只是为何他不亲自前来,而是托了裴议郎前来?”
nbsp“回君侯,家兄有一子,虽是庶出,但极是聪慧,少有名声,被称河东领袖。”
nbsp“如此良材美玉,自然是被家兄视若珍宝,把他当成继承者来培养。”
nbsp“只是去年的时候,此子在河东民乱中失踪。故而家兄回到河东后,一是急欲寻回爱子,二是借此机会,重整裴氏。”
nbsp“所以这才没有立刻前来拜见君侯,只是托某先给君侯送信,还请君侯海函。”
nbsp话虽说得有些不太明白,但冯君侯却是听明白了。
nbsp“嫡庶之争?”
nbsp“君侯明见。”
nbsp这么说来,这个裴潜能当上魏国的尚书令,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啊。
nbsp魏国丢了河东,身为家主的裴潜,却在魏国当官。
nbsp要说裴家的其他人,对宗房没有任何想法,那肯定是不可能的。
nbsp世家内部的争斗,有时候并不比敌我之争来得轻松。
nbsp再加上裴潜居然把一个庶子当作接班人来培养,看起来是有魄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但此事对于裴氏内部来说,却是一个隐藏的炸药桶。
nbsp裴潜要是能一直掌握裴家大局,那倒还好说。
nbsp关键是他在魏国当官,而河东却落入了大汉手里。
nbsp偏偏那个少有名声的庶子还失踪了……
nbsp对于裴氏某些有心人来说,这不是天赐良机是什么?
nbsp裴潜壮士断腕,从魏国跑回来,并没有立刻来见自己,而是先重新统一裴氏内部意见。
nbsp若是能同时寻回爱子,恐怕还能借此机会,把裴氏的嫡庶之争一并解决掉。
nbsp手段,确实了得啊!
nbsp只是这个“河东领袖”的称谓怎么有点熟悉?
nbsp“裴议郎,不知裴公的那个爱子,是叫什么?”
nbsp“裴秀,裴秀彦。”
nbsp“咳咳咳……”
nbsp冯君侯再次咳嗽起来。
nbsp“所以裴议郎的意思是,令兄是去找他的爱子了?”
nbsp“正是。”
nbsp冯君侯突然哈哈大笑起来:
nbsp“裴议郎,若是有机会,请转告令兄,冯某对裴公闻名久矣,若是能与裴公相识,实乃冯某人之幸也!”
nbsp就冲着裴潜破除常规,公开扶持庶子的做法,就值得见上一面。
nbsp瓦解世家,大推恩令乃是利器啊!
nbspPS:裴潜逃回河东的原因,我觉得已经写得很明白了吧?
nbsp魏国让他上台,本来就是为了河东,想让裴家做第二个西平郭家,所以他到底做不做?
nbsp除非他真看好魏国的未来,能反攻河东,否则他真要做了,等待河东裴家的,就是被血洗。
nbsp前有西平郭家,后有河东民乱,只要是正常人,都相信汉国不可能手软。
nbsp但若是他不做,那就暴露了自己的立场,那种情况下,魏国但凡有点智商,都知道他不值得信任。
nbsp到时候肯定是要提防着他,怎么还可能让他继续做尚书令?
nbsp能看在河东裴家的面上,让他留着性命做个散官不错了。
nbsp察看魏国高层决策,随时策应汉国之类,想想都知道不可能。
nbsp从个人层面来说:
nbsp汉国收复了河东,他身为家主,却在魏国做官,就意味着失去了来自河东家族的支持。
nbsp在这种情况下,基本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家主的位置。
nbsp在没有与汉国沟通,甚至连家族都没有沟通的前提下。
nbsp就让堂堂裴氏家主主动化身细作潜伏在魏国,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。
nbsp更别说还是没有太大希望,甚至没有太大意义的那种细作。
nbsp相反,如果他以魏国尚书令,再加上河东裴家家主的身份,前来投奔汉国。
nbsp那他所能受到的待遇,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
nbsp所以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,还需要考虑吗?
喜欢。
第1095章 一拍即合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