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11章 还于旧都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不怪小胖子心眼实在。

    nbsp实是因为丞相从汉中领军北上,已是带走了蜀中的大部分兵力——南北二军都在其中。

    nbsp如今驻守关中并州河东这些地方的汉军,可谓是大汉的主力。

    nbsp说句老实话,若不是皇后一力主张,阿斗是没想着这么快过来的。

    nbsp毕竟关中新定,自己以前又没有来过,nbsp大汉在关中的根基,远不如蜀中。

    nbsp就这么着急大张旗鼓地过来,心里总是有些没底。

    nbsp心里没底,肯定是要找个信得过的人给自己托底。

    nbsp以前是丞相,现在么,自然就是冯连襟。

    nbsp毕竟丞相在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密信里,曾言“冯明文与蒋公琰可托大事,陛下有此二人,无虑也。”

    nbsp如今看到领头迎接自己的人,居然没有冯明文,小胖子心里一急,自然是脱口而问。

    nbsp车驾内有人扯了一下天子的衣袖。

    nbsp小胖子这才自知失言,连忙正了正脸色:

    nbsp“魏将军起。”

    nbsp魏延差点变绿的脸色,这才稍微转回正常,站起了身子。

    nbsp天子车驾内,皇后虽与与天子一样,脸上有些疑惑,但目光却多了些许意味不明:

    nbsp说好的冯明文和魏文长一起迎接,怎么现在变成了只有魏文长一人?我妹夫呢?

    nbsp不过阿斗夫妇的疑惑并没有维持多久,魏延刚起身,但闻又有人高呼:

    nbsp“臣永,领关中诸将官吏,前来恭迎陛下。”

    nbsp小胖子闻言顿时大喜,nbsp招手道:

    nbsp“冯卿速来!”

    nbsp魏延见此,nbsp老脸一抽,然后又强行恢复平静。

    nbsp毕竟冯明文与皇家的关系,大汉谁人不知?

    nbsp他此次强行在冯明文面前见到天子,说白了,就是要落一落冯明文的面子,在众人面前给冯明文一个难堪。

    nbsp反正在场的所有人里,就他的资格最老,同时在名义上,也是他的地位最高。

    nbsp再说了,放眼大汉,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老臣子可没几个了。

    nbsp所以他才笃定,就算他做得再过分一些,天子想必也会给几分薄面,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。

    nbsp只是眼前这位天子的反应,似乎已经连续两次有些出乎意料?

    nbsp这怕不是个憨娃子?

    nbsp怎么不按常理行事呢?

    nbsp皇后的目光,可比小胖子天子锐利多了。

    nbsp她瞟了一眼翻身下马,正趋步而来的冯明文,又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面色不太好看的魏延,眼中的不明意味更浓了。

    nbsp“臣永,拜见陛下,愿陛下千秋万岁,长乐未央!”

    nbsp魏延听了这个话,嘴角又是一抽。

    nbsp巧言令色!

    nbsp小胖子却是听得顺耳得很,看着自己的连襟,笑得合不拢嘴,继续招手:

    nbsp“明文无须多礼,上前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nbsp没有露面的皇后在车驾内轻咳一声。

    nbsp阿斗微微一怔,不知何意。

    nbsp但听得皇后细言轻语,声如丝线入耳:“陛下,魏将军……”

    nbsp嗯?

    nbsp阿斗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众将百官当面,最好不要厚此薄彼。”

    nbsp“哦?”阿斗这才反应过来,热情就少了一半,对着魏延也懒懒地招了一下手,“魏老将军,也请过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nbsp冯明文和魏文长对视一眼,各自哼一声,两人嫌弃地分开老远,各自走上前来。

    nbsp阿斗原本只是想私下里对着冯明文说些话,现在魏文长也来了,一时间他竟是不知道要说什么。

    nbsp看着两位军中大将站在车驾前,小胖子憋了半天,这才冒出一句:

    nbsp“两位皆国之栋梁,为国拓疆,功莫大焉,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nbsp魏延脸上听得这一句,捋了捋胡须,面有矜色,稍稍欠身道:

    nbsp“陛下过奖了,此乃臣之本分罢了。”

    nbsp冯君侯瞟了一眼魏延,抱拳拱手,大声道:

    nbsp“陛下继先帝遗志,欲兴复汉室,臣当效犬马之劳,此乃忠义所在,义不容辞。”

    nbsp小胖子闻言,乐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,连声说道:“好好好!”

    nbsp魏延看到这情景,气得一哆嗦,差点把胡须都拔了下来。

    nbsp就连皇后都忍不住地露出笑意,然后微不可见地轻轻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nbsp你道“巧言令色冯郎君”是白得来的?

    nbsp何必非要跟他别这个苗头?

    nbsp冯君侯没有给魏延说话的机会,趁机进言道:

    nbsp“陛下,关中诸将与百官皆在前面迎接,陛下要不要见一见他们?”

    nbsp见肯定是要见的,毕竟这是个流程。

    nbsp也正因为是个流程,所以天子肯定不能一一与每个人交谈,只能是让人当众宣读了一下旨意。

    nbsp然后南北军在关张两位舅子哥的率领下,拱卫天子车驾向着长安进发。

    nbsp三十里路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

    nbsp在天子车驾走到离长安五里的路程,日头已是快要落到山头上。

    nbsp阿斗在冯君侯早就安排好的住处住了一晚上后,次日待日升起,继续向长安出发。

    nbsp此时的长安城门,早已是甲士分列,刀戟明亮。

    nbsp甲士在日头的照耀下,犹如身披金鳞,气势昂然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甲士的后面,站了不少百姓,看着大汉天子的车驾,在精兵的护卫下,缓缓地驰入长安城。

    nbsp长安城门口,站着不少关中的乡老士绅,或提着盛饭的竹篮,或捧着酒坛,盛汤的碗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nbsp“恭迎汉家天子重归旧都!”

    nbsp待天子车驾来到经过城门时,这些乡老士绅,皆俯身高呼。

    nbsp明知道这是特意安排出来的,但阿斗听到这些话,仍是止不住地心情激荡,他猛地掀开车帘,抬头打量起这个先帝日思夜的旧都。

    nbsp看到天子露出,乡老士绅更是面露激动之色。

    nbsp有老者甚至老泪纵横,喃喃道:

    nbsp“回来了,汉家天子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nbsp让阿斗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:

    nbsp“人心思汉,民心可用啊!”

    nbsp冯君侯连忙点头:

    nbsp“陛下说的是,人心思汉,民心可用!”

    nbsp然后趁着人不注意,给那个演技派老汉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目光:

    nbsp很好,你家今年至少可以多分三百斤红糖份额。

    nbsp民心也是要耗钱粮的哇!

    nbsp去年冯君侯巡视关中时,就有老农教导:

    nbsp谁分田,谁管吃饱饭,就跟谁走。

    nbsp这些乡老的吃饱,肯定不是简单的吃饱,单单吃粮食是不够的,得喂糖……

    nbsp有了老头的带头,声浪有如海上波涛,此起彼伏,所有人都开始高呼:

    nbsp“汉家天子归来矣!”

    nbsp“汉家天子归来矣!”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有真心,有实意,当然,也有人心情复杂地木然喊着。

    nbsp在这堪比六月高温的关中父老热情高呼中,变连皇后都有些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nbsp若是一批乡老站出来,那还可以说是面子工程。

    nbsp但若是前来观看的百姓都主动高呼,那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请换车!”

    nbsp看着阿斗的小胖脸已经激动的满脸通红,揪着车帘的手几乎就要把车帘扯下来了,冯君侯连忙建议道。

    nbsp前方不远处,早备有一立车,由六匹纯白色的马匹拉着。

    nbsp立车车轮皆朱班重牙,贰毂两辖,金薄缪龙,为舆倚较,文虎伏轼,龙首衔轭,左右吉阳,鸾雀立衡,羽盖华蚤。

    nbsp所谓立车,意思就是所乘之人,须得站立着。

    nbsp御手不是他人,正是关将军与赵三千。

    nbsp“好好,明文知我,知我!”

    nbsp阿斗急忙下了车驾,走了几步,正待上立车,发觉身后不对,转过头来,招呼道:

    nbsp“皇后为何还不下车?”

    nbsp张星彩闻言,呆了一呆:

    nbsp“妾也换吗?”

    nbsp“皇后不欲与我同乘耶?”

    nbsp冯君侯张了张嘴,但看到兴奋得像是在炫耀新玩具的小孩子,又识趣地闭上了嘴。

    nbsp算了,自己府上都是牝鸡司晨,有什么资格去管人家!

    nbsp张星彩原本犹豫,她看了一眼离得最近的冯君侯。

    nbsp冯君侯却是早把头转向别外东张西望,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皇帝在说什么。

    nbsp“皇后快来!”

    nbsp皇帝又在连忙催促。

    nbsp张星彩咬了咬牙,提裙下车,跟上皇帝。

    nbsp待帝后站定,关将军轻抖缰绳,六匹高大的白色马匹就听话地开始提蹄。

第1111章 还于旧都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