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40章 抉择(二)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

    nbsp看到羊祜这个模样,辛宪英不禁有些奇怪:

    nbsp“除了你的外舅,难道你还有更好的路子?”

    nbsp羊祜略有迟疑,也不知道是在顾虑什么,想了一下,这才决定向叔母坦白:

    nbsp“叔母也知道,侄儿从长安归来,曾去过一趟济北王府。”

    nbsp“实际上,侄儿那一趟,是替冯明文送信,侄儿曾亲耳听闻,济北王呼那冯明文为叔父。”

    nbsp辛宪英脸上顿时露出惊讶,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惊骇之色:

    nbsp“叔父?济北王唤那冯明文叔父?”

    nbsp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nbsp辛宪英依然不信:“不会是听错了吧?”

    nbsp“不会。”羊祜摇头,“他是当着我的面说的,而且不止说了一次,定然不会有错。”

    nbsp辛宪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,不由有些深思:

    nbsp“世间传闻,陈王(即曹植)亲口承认冯明文远超自己,独占天下八分才气,看来此事果然不假。”

    nbsp“若非二人交情至此,那济北王又怎么会唤冯明文叔父?”

    nbsp然后她再看向羊祜,终于明白过来:

    nbsp“汝欲去求济北王?”

    nbsp羊祜点头:“叔母之言,正是侄儿之心思是也。”

    nbsp大魏诸侯王被限制得很死,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被圈养,就连亲姻之间,也不敢相互通问。

    nbsp若是济北王想要给冯明文回信,自是不会很方便。

    nbsp到时自己上门,正好可以“顺便”帮个忙。

    nbsp“此法甚好。”辛宪英赞许道,“就算没有回信,你也可以趁机求他写一封举荐信。”

    nbsp若是想要入仕,求举荐,那自然是丢人。

    nbsp但求学嘛,不寒碜。

    nbsp读书人的事,再怎么求也不会丢人。

    nbsp不然怎么叫求学?

    nbsp在冯某人没有建立南乡学院以前,寒门子弟想要得到学问,哪一个不得求?

    nbsp至于苍头黔首,那根本就是连求的机会都没有。

    nbsp辛宪英听到羊祜的解释,缓缓地点了点头:

    nbsp“如此说来,我倒是不用为你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nbsp冯明文与陈王的交情,在文坛乃是一段佳话。

    nbsp只要济北王愿意举荐,不管是凭陈王的面子,还是那一声“叔父”,想来冯明文都不会为难自己这个侄儿。

    nbsp商议已毕,羊祜不再迟疑,让人收拾完行李作好准备。

    nbsp自己则是再次前往隔壁的济北国,拜访济北王。

    nbsp曹志得知羊祜的来意,不胜欢喜:

    nbsp“吾正有一书信欲送往长安,叔子来得正好啊!”

    nbsp至于举荐信一事,曹志虽说不了解皇家书院的情况,但写一封信赞扬一下羊祜,还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nbsp反正这也是事实。

    nbsp因为羊叔子在关东,确实是颇有名气。

    nbsp羊祜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信,不禁暗松了一口气,连忙向曹志道谢,同时保证道:

    nbsp“殿下请放心,祜定会拼尽全力,也要为殿下把此事办妥。”

    nbsp曹志一脸的感激:“那就有劳叔子了。”

    nbsp羊祜却是不知道,他身上的信,其实就是个幌子。

    nbsp真正的密信却是曹苗身上。

    nbsp而且曹苗,已经乔装打扮在商队里。

    nbsp这一路上有羊叔子作掩护,济北王相信,自己阿兄的安全会更有保障。

    nbsp毕竟山东羊氏的底蕴,比起济北王府不知要厚实多少倍。

    nbsp数日后,一支小商队与羊叔子的队伍汇合,一起向着西边而去。

    nbsp诚如曹志所料,洛阳的丢失,汉军威逼关东,曹大将军连夜挟天子逃往谯县。

    nbsp让中原一带一下子陷入动荡与混乱当中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羊祜一行人沿着大河向西,路过的郡县,无不是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nbsp甚至靠近洛阳郡县的郡兵,已经一哄散尽。

    nbsp特别是与洛阳相邻的陈留,莫说是守军,就连百姓,也因为害怕战祸,都逃得所剩无几。

    nbsp看着毫无生气的酸枣县,羊祜不禁有些又悲又叹:

    nbsp“昔武皇帝起兵于陈留,与诸候会于酸枣,讨伐董卓。”

    nbsp“后又历经数十年苦战,这才奠定了大魏的根基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过短短二十余年,大魏就变成了这个样子。”

    nbsp“此可谓后人不知先人开国之艰,弃国土如弃草芥。”

    nbsp而汉国攻下洛阳这一招,委实算得上是狠辣。

    nbsp它不但彻底打开了关东的大门,同时还是卡在大河边上,正处于司马太傅和曹大将军的势力范围之间的过渡地带。

    nbsp而且陈留郡本算是大魏内郡,多年以来就没有多少兵力驻守。

    nbsp洛阳一下,曹大将军光顾着逃跑,哪里还想到要派兵去陈留?

    nbsp而且骤然之间,他也凑不出足够的兵力。

    nbsp无论是南阳还是扬州,都不可能轻易抽调驻军。

    nbsp除非曹大将军把许昌的三万禁军都派过去——这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nbsp要不然,他也不会下令让王凌派兵马前去谯县护驾。

    nbsp于是乎,汉军还没到,酸枣就几乎没有什么人了。

    nbsp想到这里,羊祜忍不住地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:“此真可谓兴难亡易是也!”

    nbsp站在不远处,乔装打扮成商队管事的曹苗,脸上也禁不住地流露悲伤的神情。

    nbsp过了酸枣,就到了官渡。

    nbsp如果陈留是曹操起兵之处,那么官渡,就是曹操奠定自己北方霸主的地方。

    nbsp此时的官渡,再也不是当初官渡——正如此时的大魏,再也不是往日的大魏。

    nbsp怀着越发感慨悲凉的心情,继续向西,荥阳和成皋在望。

    nbsp当年高祖皇帝屡战屡败,最后就是在荥阳和成皋这一带顶住了项羽,这才能反败为胜。

    nbsp特别是成皋,可以说是洛阳东面最重要的城池,同时也是一个要塞。

    nbsp成皋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。

    nbsp但如果说虎牢关,那应该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nbsp荥阳与成皋其实是同属一个防御体系。

    nbsp荥阳城西面不远处就是嵩山山脉。

    nbsp而成皋,则是位于汜水跟黄河的交汇之处。

    nbsp前临汜水,北靠黄河,南依嵩山,最是险要。

    nbsp荥阳与成皋,两者互为一体,成呼应犄角之势。

    nbsp若欲从东面攻取洛阳,二者必须都要攻下来。

    nbsp羊祜一行人本以为酸枣等地的士吏都逃散了,离洛阳最近的荥阳恐怕是连个人都看不到。

    nbsp谁料到当他们才刚刚到达荥阳城下,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340章 抉择(二)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