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49章 朝野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直百钱汉子当然知道。

    nbsp这是早年从蜀地传过来的钱币。

    nbsp小的时候,他还见过。

    nbsp当年这种钱币,在流入荆州后,还被人所诟。

    nbsp最后有传言说,刘备意欲在荆州也铸这种大钱。

    nbsp汉子记得很清楚,当时的自己家中,还算是有点家底,父母私下里也曾对此愤愤不平。

    nbsp皆言刘备乃是伪君子,不顾百姓死活。

    nbsp所以吴人几年后从南而来,还受到了荆州的不少人家欢迎。

    nbsp只道是终于逃过了刘备的恶政。

    nbsp谁能料到,孙氏入主荆州没几年,莫说是直百钱,连大泉五百都有了。

    nbsp接着就是大泉一千,大泉两千……

    nbsp而从蜀地流传过来的直百钱,竟是成了仅次于票子和五铢钱的钱币。

    nbsp甚至这么些年来,越发地少见。

    nbsp因为蜀人前来荆州交易,对直百钱只收不出。

    nbsp所以店家说收直百钱,那根本就是个借口。

    nbsp现在的直百钱,比五铢钱可难找多了。

    nbsp虽然手里的大钱买不上粮食,但汉子仍是紧紧地握着它们,不愿意放开。

    nbsp它们已经是他的所有,要让他丢弃它们,就如同是丢弃了自己的最后的希望。

    nbsp可是他拿着它们,浑浑噩噩地走出粮店,却又是带着绝望。

    nbsp明明是晴朗的夏日,可是汉子却觉得天空黯淡无光,举目所至,皆是一片灰暗。

    nbsp紧紧地捏在手心的大铁钱,硌得手掌有些生疼。

    nbsp若是早知今日,那昔日还不如让刘备在荆州铸直百钱呢!

    nbsp想起在家里对自己翘首以盼的妻小,汉子心里更是又悲又愤又恨:

    nbsp皆言刘氏铸直百钱乃是盘剥百姓,那孙氏铸大泉,又谓之何也?

    nbsp泉钱泉钱,可不正是王莽篡汉时铸币之名?

    nbsp这孙氏,竟是与那王莽毫无二致。

    nbsp贼也!

    nbsp国贼!

    nbsp国之大贼!

    nbsp王莽乃汉贼,孙氏亦同样是贼!

    nbsp孙贼!

    nbsp南郡才刚刚泛起的波澜,此时并没有影响到江东。

    nbsp因为江东的中心建业,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。

    nbsp宗庙祭祀事件爆发以后,太子孙和之母王夫人,被吓得惊惧而亡。

    nbsp太子党最重要的人物,顾谭和其弟顾承,以及张休等人,则是被全琮等人进谗言,流放交州。

    nbsp而代丞相陆逊,已是在宗庙祭祀事件之前,被孙权在朝会上当众斥责,病倒在榻。

    nbsp至于太子本人,又被孙权所恶,宠信日渐衰弱。

    nbsp特别是在孙权生病的情况下,太子在宗庙祭祀一事上的做法,委实是让孙权恼恨不已。

    nbsp甚至在孙权的心底最深处,还有连他自己可能都没有觉察到的恐惧。

    nbsp不是恐惧太子的所作所为,而是恐惧自己年老生病的时候,底下的所有人,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,会心生异志。

    nbsp乃至作出违背自己这个天子意愿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nbsp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,他越是迫切地想要把局势控制在自己手中。

    nbsp在这种心理下,孙权对太子及其党羽的打压,犹为苛刻。

    nbsp南宫处于宫禁之内,孙权让太子闭门读书,不见宾客。

    nbsp太子就只能是一人独处南宫之中,宾客亦不得出入。

    nbsp在这种情况下,再加上母亲被逼死,陛下对自己的态度日渐恶劣,孙和不免有些惶惶不可终日。

    nbsp而原本被迫迁居宫外的鲁王,却是因祸得福。

    nbsp虽说鲁王孙霸也和太子一样,被下了禁令。

    nbsp但鲁王宫终不是在宫里。

    nbsp而鲁王宫可是在宫外,宾客明着不能往来,但暗地里,孙霸与宾客的接触,越发频繁。

    nbsp在这些宾客当中,最受鲁王孙霸器重者,除了大都督之子全寄,还有中书令孙弘、杨竺等人。

    nbsp中书令孙弘为人阴险狡诈

    nbsp其人素来被张休所恶,所以心里一直对张休颇为怨恨。

    nbsp在寿春论功一事上,看到张休被贬,于是便趁机落井下石。

    nbsp于是他寻了个机会,向孙权进谗言,说张休与其祖父(张昭)性格相类。

    nbsp在流放交州路上,多有不平之色,屡出不敬之言。

    nbsp张昭虽说是位列吴国文臣第一,但孙权称帝后,却与张昭屡起争执冲突。

    nbsp张昭性格刚直,与孙权起冲突时,曾逼得孙权跪下认错。

    nbsp孙权亦曾对张昭举刀相向,乃至用土封死张昭的门口,乃至用火烧张昭的家门。

    nbsp卧榻养病的孙权在听到孙弘的话后,立刻就想起了昔日自己与张昭之间的恩怨。

    nbsp当场就是发怒地连连拍打着床榻:

    nbsp“娄侯王臣蹇蹇,乃国之元老者。张叔嗣(即张休)承其祖父之荫,侥幸得以入朝。”

    nbsp“他不思报皇恩,却以其祖父之姿待吾,可谓欺朕耶!”

    nbsp盛怒之下,遂下诏赐死张休。

    nbsp孙弘之阴险狡诈,大抵如此。

    nbsp而杨竺,则是徐州广陵郡人士,年少时就有了不小的名气。

    nbsp后来入仕吴国,凭借着名气和自身的才干,倒也颇得孙权的看重。

    nbsp但时为上大将军的陆逊在得知后,却是对杨竺不以为然,认为此人行举不正,终会惹大祸而败亡。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于是劝说杨竺之兄杨穆,让他与杨竺分家,另立门户。

    nbsp所以,陆逊劝全琮杀子乃是性格所致,并非没有缘由。

    nbsp只是全琮身为大都督,就算位不及陆逊,但亦有底气与之相抗。

    nbsp而杨竺身为后辈,自是不敢明着对陆逊如何,只能是在心里暗暗记下。

    nbsp待二宫之争起,杨竺深知太子宾客有顾谭张休等人,皆是有身世。

    nbsp且陆逊等人,又有劝立之功。

    nbsp自己就算是拥戴太子,亦不过居于众臣末尾。

    nbsp更别说自己又不受陆逊所喜,就算是拥戴太子,说不定还会在太子一党那边受到排挤。

    nbsp那还不如拥立鲁王。

    nbsp日后若是能成功,不但在从龙之功里是排在前面,而且还有机会在陆逊面前出一口恶气。

    nbsp故而杨竺在鲁王孙霸面前,积极出谋划策,很快就成为了鲁王的心腹之一。

    nbsp此次孙权的禁令一出,杨竺便秘密前去见鲁王孙霸,献策道:

    nbsp“如今太子幽居南宫,不得与外交通,宾

第1349章 朝野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