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0874章 补窟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一月的江南,天气已经转暖,但在凉州,十二月白灾造成的影响仍未过去。

    在小冰河时期这种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冯鬼王既没有斗气化马的本事,又没有向天空打一炮的法宝。

    所以注定没办法逆天而行。

    不过幸好,这些年想尽办法渗透凉州的努力总算没白费。

    比如说冯郎君的信誉,在胡人当中那是相当地坚挺。

    凉州四郡的太守,同样也知道自家刺史的信誉在胡人那里非常坚挺。

    所以太守们在与武威联系断绝,郡内又遍地哀鸿的情况下,拿冯刺史的信誉来卖一卖。

    暂时哄骗一下胡人,安抚胡人之心,那也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    谁知道这一卖之下,嘿,你还别说,冯刺史对胡人确实有某种降智光环作用。

    反正绝大部分胡人居然就这么相信了太守们的鬼话,安安分分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等待冯刺史过来拯救他们于白灾之中。

    等武威千辛万苦重新恢复了凉州四郡之间的联系,冯刺史就有点懵逼了。

    然后他恨不得重新把打通的通道再用雪给堵上!

    老子哪来那么多的粮食去救人?

    你们这些缺德玩意,就这样卖现在张小娘子卷土重来,甚至表面上看起来还步步紧逼。

    但想要正式挑战关大将军的正统位置,又谈何容易?

    随着冯君侯成为刺史,再加上兴汉会系的几个太守之位,兴汉会已经开始成为庞然大物。

    再加上新兴权贵,转型世家,皇家……

    各种复杂关系,一不小心就会搅起一场动荡。

    大汉内部又不是没有一块铁板,如果被有心人加以利用,只怕会破坏大汉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局面。

    就算是张小娘子是皇后的亲妹妹,皇家也不可能想要看到这种情况发生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……你问过大汉丞相了吗?

    冯刺史搂住张小娘子踢过来的腿:

    “四娘,此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,且再等等……”

    关大将军的妊娠反应越发明显了,阿梅与李慕两个妾室,现在每夜都要轮流服侍主母。

    冯刺史夜里悄悄爬到张家小娘子榻上的次数也越发频繁起来。

    屋里烧得挺热,再加上又是夜里,所以张小娘子穿得比较宽松。

    冯刺史伸手摸去,只觉得手上的小腿肉骨匀称,入手细腻滑嫩……

    张小娘子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女娃。

    这些年的经历,已经足以让她适应政治的各种黑暗。

    她下意识地想把冯永手里的腿抽回来,没抽动。

    于是干脆把另一腿也伸过去,然后靠到榻上,幽幽道:

    “我知道。但这里就你我二人,现在我可是叫你阿郎呢,你就不能哄哄我?”

    “哄你做什么?”冯永顺手帮她按摩脚底,一边说道,“那不就成骗你了?”

    “你且放心,只待时机一到,你就是不想成为冯张氏,我也不会答应。”

    张星忆闻言,大眼睛弯成了月牙:“妾就当你是在承诺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,是个承诺。”

    意外得了个承诺,张星忆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,心思也开始转回正事:

    “其实说真的,就凉州目前这种情况,阿郎也不是没有遇到过。”

    冯永心领神会:“你是说当年收复陇右的时候?”

    张星忆顿时不满道:“还道你这些日子太累,变迷糊了呢,原来你知道啊!”

    大汉收复陇右的那一年,陇右也恰好是遇到大旱。

    危急当然比不过现在危急,但情况却是类似。

    时为护羌校尉的冯君侯,动用了东风快递的全部潜力,把粮食运到祁山堡。

    一方面趁机让胡人部族上报人口,然后施行粮食配给制。

    最后再让胡人自己出人出力,前去祁山堡拿属于自己部族的口粮。

    这个做法,让校尉府以最快的速度摸清了胡人的底细,同时又避免了胡人因为无粮可吃而去干老本行的风险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校尉府借这个机会,初步建立起对胡人部族的未来规划。

    比如说借粮渡难关,以后再以草场产出分期还债啊,还有什么扶持起民间运输队作为东风快递的外包等等之类。

    冯君侯年纪轻轻,却能坐镇大汉名义上的半壁江山,而且还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。

    一个原因是他立下了大功,但更重要方面,就是他的治民能力得到朝野上下的广泛认可。

    经营南乡,整治越巂,镇抚陇右,一步一个脚印,其政绩皆是亮眼无比。

    所以张星忆一提起话头,他又怎么可能会猜不到她的提示。

    只见冯永叹气道:

    “凉州太大了,想要渡过眼前这道难关,只怕是要耗掉刺史府未来两年的底子啊!”

    刺史府手里有粮,兴汉会手里也有粮。

    说起这个,就不得不提许二娘。

    这个种田专家,有着很强的危机意识。

    就算是蜀中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,但她每年还是要种上一批竽头,以备饥荒。

    当然,这其中也有给养殖业畜牧业提供食物的需求。

    但不管怎么说,现在这批备荒粮终于要动用上了。

    “以前竽头粉和麦粉是五五开,现在要救济,那就改成七分竽头粉三分

第0874章 补窟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