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牛小顿的棺材板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04章 吉源庙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步行街有很多种,

    有的是纯现代化商圈,

    人们来,可以逛遍街道两边的各色品牌店、商场,

    之后饿了、馋了,有快餐、冷饮,也有个色餐厅饭店,

    吃饱后还有电影院、娱乐城等着,

    总之,能满足来步行街的人们各种需求。

    而吉源庙步行街,走的是另一种风格。

    它本来是一片存在了数百年的古建筑群,以此文化景点为依托,在周围开发了一片与古建筑群融合在一起的仿古建筑步行街商圈。

    来此游玩的人们先是进入古宅、园林游览,

    之后可以在外围的工艺品长廊卖到各种传统、现代工艺品做纪念,

    当然也少不了各色小吃,让人们想逛吃的逛吃,想逛买的逛买。

    问题是,这跟坚城在卢市的分基地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牛小顿他们下了公交,没走几步,就看到上书“吉源庙”三个金字的朱漆琉璃瓦大牌楼,最高处足有七八米。

    牌楼的朱漆柱子立在下方的白石基座上,

    最边上的白石基座前,一个中年男人正等着接待牛小顿他们,

    这人就是杨一拓。

    他和燕云、张达这些卢市分基地的人,已经从荒村那边回来。

    此时,在学校的在学校,开公交的开公交,所以上头就让身在吉源庙的杨一拓出来接人,谁让两边都已经是熟人了呢。

    雷童连一句寒暄的话都没有,直接说:

    “饿了饿了!快请我们吃串串!”

    杨一拓一招手道:

    “走吧,现吃,吃完再说。”

    进了牌楼就是美食街,一路上各色小吃,也不分天南地北酸甜苦辣,总之琳琅满目,看得人眼花缭乱:

    水晶包、糖酥饼、风味小面、卤凤爪、麻辣田螺、铁板鱿鱼、烤串……

    各家的人似乎还都相互认识,一路上都在跟杨一拓他们打招呼。

    杨一拓边走,一边对王琳和小王丹解释道:

    “这些人跟你们一样,都是被坚城保护的家属。”

    之前王琳问雷童在坚城的地盘还能不能做生意,雷童说到了就知道,原来就是这个意思。

    吉源庙的这片地界都隶属于坚城的卢市分基地,而卢市又是一线大都市,商业化已经深入方方面面,所以受保护的家属们就借着这片黄金地段做起了生意。

    其实其他基地也是一样,

    虽然基地的地下部分一点也不潮湿、阴暗、憋屈,甚至比地上部分还要大得多,

    但除了对循规蹈矩的世俗界已经无感的宅男宅女以外,无论是超越者还是家属们,大家都不是常年待在地下基地中。

    坚城总部,陈馨钥的老妈现在就在总部基地上方的大都科技馆做解说员,

    大都科技馆的工作人员,哪怕是清洁工、维护草皮园艺的园丁都是超越者或者家属们在干。

    超越者和家属们根本不需要自己赚钱谋生,但人总是闲不住的。

    况且,像吉源庙这里,如此繁华的一片商业黄金地段却荒废着不开发,外界看着也会很奇怪。

    如果像其他商业步行街一样,租给外界不清楚情况的人来干,那基地的人地上地下进进出出也不方便,

    于是,被坚城保护的家属们就自己干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不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,因为对于坚城组织来说,靠地皮和地皮上的商业赚取世俗界的货币,意义不大。

    原理在于,两个组织或系统,如果生产力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,那么彼此的货币价值也不在一个层面,所以很难相互兑换,并实现价值的流通。

    比如,某原始部落用特殊的石头和贝壳做货币,可他们的货币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看来,根本没有价值,

    所以也没人会用自己的产品或货币去换这些东西,

    更别提把石头和贝壳当成平等的货币看待,再搞一套兑换的汇率了,

    谁会拿自己的钱,去换没价值的东西呢?

    所以,被保护的家属们在基地上方或工作,或做生意赚的钱,坚城组织根本不当回事,

    因为这些钱,只是家属们用世俗界身份开的

第104章 吉源庙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