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一零章 调查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评书的历史比相声长得多。在古代文化普及度不高,大部分人都是不识字的。而他们了解一些东西、明白一些道理的渠道就是依赖于说书人。说书这门技艺源远流长,在唐宋时期开始盛行。而当前夏国的评书深究起来正式的形成时间则是在明末,流传至今数百年了。

    和相声一样,在夏国成立以后依赖于广播的发展,评书重新焕发生机,听众甚广。后来电视开始普及的时候,还有电视评书节目。可是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,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,评书逐渐式微,连相声都不如了。

    相声还有晚会、慰问等一些生存空间,但评书的空间越来越小。即使在今天,依赖于一些小剧场,相声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,评书依然不景气。除了几个老艺人勉强支撑,新人有些青黄不接的苗头。现在百姓能看到的线下的评书表演也多是依赖于相声剧团,在演出当中加一段评书表演,很少有单独的评书演出团体。

    起行中文网想把网文和评书结合起来,做一个探索,目前只能找相声团体合作。当然,如果反响不错的话,后期可以开一个单独的书馆。

    至于内容倒是不必过于担心,反正网文数量众多,总有合适的。而且都说网文作者水,但是评书艺人比网文作者还水。

    像传统的四大名著,一百回、一百二十回的回目,评书艺人可以说到几百回。如果看评书本子,一些传统名著都被扩容了很多的东西。而且评书艺人在说书的时候还喜欢闲白,一个钟头的时间可能大半时间都在闲聊。一个评书人物可能就引申出许多新的故事。

    当然了,网文和评书之间还是有区别的,也不能拿来就用。具体的还要等找到合作团队以后细谈。

    除了评书以外,另一个偏向于传统的行当,话剧,也是叶宁瞄准的合作对象。

    夏国历史悠久,剧种众多,小的地方剧种不说,单单有影响力的剧种就十几种。不过作为戏剧的一种,话剧在夏国的历史并不长,刚刚百年左右。

    上世纪初,话剧这一戏剧形式进入夏国,然后开启了风雨飘摇的百年之路。在上世纪前半叶,夏国风雨飘摇,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不单单是一种娱乐,有时它成为了一种武器、一剂鼓舞振奋民心的良药、一个唤醒民众的警钟。

    时光流转,岁月荏苒,辗转到了夏国成立,话剧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不过在上世纪末,话剧和相声等传统艺术的命运差不多,越来越小众。

    也不是它们不好了。只是当时夏国经济实力弱,百姓没有闲钱,无暇考虑娱乐。所以许多剧团为了生存,都开始拿补贴,成为国有剧团。

    剧团活了,但是话剧死了。演员没有进取心,作品不接地气。一些经典的剧目也成了小众的艺术,与普罗大众无缘。

    直到新世纪初期,夏国著名的喜剧大师陈佩斯一头扎进话剧这片荒漠,激起了一片涟漪。

    陈佩斯,一个不喜欢喜剧却被迫走上喜

第二一零章 调查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