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六节 战后掠影航天篇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的飞弹击中的。这些卫星系统在五十年里还是能领先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航*空器,包括中国自己正在研制的卫星,当然随着各系统科技的发展,逆向仿制的中国卫星必然会有超越这些临时替代品的一天,不过在这些卫星系统的寿命尽头(5070年)之前,这个目标,很难。
中国主要的航天器发射场是空军山东武定靶场、甘肃酒泉靶场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原航天中心。从太初三十年到五十五年底,中国使用了8种运载火箭:“山大3”号、“山大4”号、“擎天”号、“祝融”号、“天工”号、“侦察兵”号、“开天斧”号、“女娲”号和航天飞机,共发射了1019个航天器,居世界第一位,耗资约1700亿中元。在此期间,中国共发射人造地球卫星923颗,包括科学卫星、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,其中应用卫星约占80%。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研究地球大气、重力场和磁场特性,探测太阳辐射和活动情况,测量宇宙射线和微流星,为研制应用卫星、载人飞船和飞弹提供资料。科学卫星系列有“探险者”号卫星、“先锋”号卫星、“轨道地球物理台”、“轨道太阳观测台”、“高能天文台”等20多个。技术试验卫星系列有“应用技术卫星”、“生物卫星”等。应用卫星直接为军事、国民经济服务。太初三十年代初和以后,相继发射了侦察卫星、气象卫星、导航卫星和测地卫星。太初三十一年8月19日发射了世界第一颗民用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,使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。从太初四十年代起,预警卫星、地球资源卫星相继投入使用。到太初五十年代,在继续改进原有几种应用卫星的同时,又发射了广播卫星、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。
中国的应用卫星发展很快,返回型照相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由几天提高到几个月,地面分辨率为0.3米左右。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长达3年,地面分辨率为3米左右。“子午仪”号导航卫星的定位精度达到20~50米。通信卫星容量达12000多条双向话路,寿命7~10年。中国在发展各类军用卫星的同时也重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。在太初六十年~七十年代中期,主要研究和试验了反卫星飞弹。从太初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和试验反卫星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。
从太初三十年至太初五十四年底中国先后实现了5项载人航天计划,完成46次载人航天,耗费约500亿中元。太初二十八年4月,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拔了第一批航天员,在国家宇航研究中心开始训练。太初三十年5月中国第一名航天员谢伟才乘“猎鹰”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。太初三十四年9月组建蕴宁航天中心,它的任务是设计和制造载人飞船,选拔和训练航天员。三四十年代实现了“牵
第五百九十六节 战后掠影航天篇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