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秦扶苏:开局起兵靖难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5章 橡胶的踪迹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扶苏骑在马上没走多远,就听到了锻打甲片的叮叮当当声。

    nbsp其实要按照他最初的想法,是想要用水力锻锤,批量制造板甲的。

    nbsp不过在简单做了两件之后,他还是决定老老实实的做扎甲了。

    nbsp作为一个盔甲小白,在他的固有印象中,扎甲和锁甲的制作工艺比板甲要复杂的多。

    nbsp但真正上手后,才发现甲胄的制作工艺还可以细分一下,分为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整体的装配工艺。

    nbsp锁甲、扎甲看上去比板甲繁复的原因,就在于直观看到的,是繁复的装配工艺。

    nbsp简单的说,锁子甲是用小金属环一个个扣起来的,札甲是用一个个小金属片叠加后用皮绳编织固定的。

    nbsp但实际上,这两种装配工艺其实并不难。只要掌握方法正确,剩下的只是大量的重复工作。

    nbsp相同样式的小圆环和金属片都是统一规格的量产件,技术要求不高。

    nbsp即加工和装配上都相对容易,且适合大规模生产。

    nbsp而板甲则不同,简单来说,板甲就是将大块金属板包裹在人身上。

    nbsp当然了,如果用一整块的铁甲人就动弹不得了。

    nbsp所以就用了很多不同大小的金属板做成不同的形状,连接在一起,既能获得过量的防护力,又能保证灵活的战斗动作。

    nbsp是的,过量的防护力。

    nbsp板甲是当之无愧的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天花板,只可惜它出现的时候,火枪火炮也已经开始大量列装了。

    nbsp说回制作方面。

    nbsp同一套板甲对两个体型差异很大的人不能通用,所以欧洲那些贵族老爷们的板甲多是量体定制。

    nbsp而为了和体型搭配,加工过程中对零件的唯一性要求比较大,在加工单个零件时需要反复的对比、修改,也因此导致不同铠甲间的零件不能相互通用。

    nbsp举个栗子,就像是寄居蟹需要频繁更换外壳一样。

    nbsp哈布斯堡的某位皇帝,因为长胖了,不得不重新咬着牙花大价钱重新定制一套板甲。

    nbsp板甲为了保证穿戴之后的灵活性,关节等处的连接方式需要用不同于柔性铠甲的连接方式,例如铆接,铰链连接。

    nbsp甚至有些柔性铠甲干脆省却关节处的连接,直接分开穿戴再以皮绳固定相连,外侧再覆盖另一层铠甲保护。

    nbsp这样下来板甲看似干净利落,实际上是以很多不同的工艺和方式来实现整体上的统一,看着似乎比札甲、锁甲等简便,然而事实上却相反。

    nbsp简单来说,就是单块体积越大,技术含量越高!

    nbsp放弃板甲的另外一个原因,那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板甲铸甲师。

    nbsp一件好的板甲,需要一个会打铁的裁缝,既要会量体裁衣又要会打铁,只是集二者兼于一身的,凤毛麟角。

    nbsp放弃了复制板甲之后,扶苏也同样放弃了半身胸甲的制作。

    nbsp胸甲的强大防御力,源自于一体打造的穹壳结构。

    nbsp锻打穹壳是技术活,一般是胸口处最厚,越靠边缘越薄,打不好轻则厚度不均匀重则当场开裂。

    nbsp而且一旦在战斗中损坏,需要修复的工艺也不是军队中的大头兵所能掌握的。

    nbsp所以这也是扶苏选择扎甲的另一个原因。 第115章 橡胶的踪迹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