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1章 反扑与较量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延熙二年五月,大汉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nbsp那就是汉天子下了一道诏令:
nbsp为了避免与官吏考课法混淆,特诏把凉州选才考课法改为科举法,与察举、征辟并列为大汉选才之制。
nbsp同时还下令,将《千字文》和《正音字典》两本书,列为学堂必备书本。
nbsp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,nbsp但当天子正式宣布的时候,仍让那些关心天下局势的世家大族——特别是在季汉境内的世家大族——大是震动。
nbsp《千字文》自不必说,乃是当今世上,最合适开蒙的文章,没有之一。
nbsp而《正音字典》则是历经十数载,经过学院集大汉名儒宿士,数次编制,数次改名,如今已经是辅助识字的最大利器。
nbsp更别说还有拼音与印刷术的加成。
nbsp这几样东西,相辅相成,让学堂的开蒙效率远超各大家族内部私学,教学效果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。
nbsp世家大族们惊恐地发现,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继续垄断学问的问题。
nbsp而是如果他们敢不顺应大汉的世道,数百年来的安身立命之本有可能会被冲击得粉碎的问题。
nbsp与蜀地世家的竭力反抗不同,和凉州豪右的半推半就也不一样。
nbsp关中并州河东三地的大族,可比这两地世家的觉悟高多了。
nbsp听闻汉家天子下了诏令,各家纷纷竖起大拇指,称赞陛下高瞻远瞩,汉室三兴有望。
nbsp不但称赞,而且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汉家天子。
nbsp比如派出话事人,前往长安,nbsp寻找门路,nbsp拜访朝中大佬,nbsp表示愿意出钱出粮,协助朝廷在各地兴建学堂。
nbsp又比如说把各家的出色子弟都推出来,参加皇家学院的举荐。
nbsp当然,nbsp年纪小一些的,nbsp送入长安学堂读书,过两三年再考学院,也不是不行……
nbsp“给,这是今年各地给学院举荐上来的学子。”
nbsp六月的天气,正值关中最热的时候。
nbsp冯都护躲在人工空调的屋子里,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从吴国传回来的消息。
nbsp右夫人风风火火地冲进来,“啪”地一声,nbsp把一叠纸拍到案几上,然后拿起晾好的凉茶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。
nbsp喝得有些急了,nbsp苦得她直吐舌头。
nbsp“外头这般热,nbsp都不知道你急什么?走那么快,身上全是汗!”
nbsp冯都护一边唠叨着,nbsp一边起身,nbsp打开冰鉴,拿出里头切好的寒瓜,nbsp放到右夫人面前。
nbsp右夫人坐在椅子上,拿起寒瓜啃了几口,这才舒服地叹了一口气。
nbsp“甜,又甜又水,解渴!真是个好东西,nbsp阿郎要不要吃?”
nbsp冯都护摇头:“我不喜欢吃,你吃吧。”
nbsp比起后世的少籽甚至无籽的沙瓤,这个时代的寒瓜,里头密密麻麻的全是籽,而且里瓤有些面,味道也不太够。
nbsp对于冯都护来说,口感实在是太差了。
nbsp“对你来说是个好东西,但对百姓来说,可不是什么好东西。”
nbsp“这个东西,占地不占地无所谓,但需要的肥料太多了,只能小面积播种,不宜推广。”
nbsp右夫人瞟了他一眼,吐出几颗瓜籽:
nbsp“推不推广无所谓,反正我也不会种地,但家里有田有地,不缺钱不缺粮。”
nbsp“别人家可以没有这一口,但我们家不行,每年我可是都要吃瓜避暑的。”
nbsp堂堂大汉顺德君,吃一口瓜怎么啦?
nbsp哼!
nbsp冯都护神色有些无奈,目光却是有些宠溺地看向右夫人:
nbsp“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,放心,少不了你这一口吃的。”
nbsp事实上,寒瓜的培养,这几年一直在持续,而且还是李许氏在主持这个项目。
nbsp只为了更少籽的瓜瓤,更沙甜的口感。
nbsp哪一年培养出来了,说不得冯都护就喜欢吃瓜了呢?
nbsp说完闲话,冯都护拿起右夫人送过来的纸,问道。
nbsp“这是什么?”
nbsp“今年各地举荐进入学院的学子名单。”
nbsp右夫人又吃完一块瓜,感觉身上的热气已经在冰鉴的作用下消失殆尽,于是凑到了冯都护的身边,解释道:
nbsp“蜀雍凉并诸州的所有名单,都在这里面了。”
nbsp捏了捏,感觉有些厚,冯都护问道:“多少人?”
nbsp右夫人侧头想了一下,回答道:“六百零三人。”
nbsp“太多了!”冯都护把名单直接扔回案几上,仰躺到椅背上,面有不悦之色:“没想到他们居然这般贪心!”
nbsp按理来说,举荐人才,应当按各地的人口比例来推举。
nbsp只是关中之战后,一下子收复了这么多的旧地,朝廷郡县官吏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了出来。
nbsp以大汉现在的发展趋势,朝廷确实也需要储备人才。
nbsp再加上这一次举荐,确实也比较特殊。
nbsp说白了,就是收拢天下士子之心,这也是整合大汉内部资源的举动。
nbsp以便能早日向东进军。
nbsp所以这一次举荐人才,并没有规定人数具体数目。
nbsp只是冯都护还是小瞧了世家们的贪婪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“大汉现在才多少人?更别说各地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都没有这么多。”
nbsp“若是再加上各地征辟的人数,说不得就是学院学生的数倍之多,他们这是想要做什么?”
nbsp科举、察举、征辟并行,并不是什么妥协,而是无可奈何的事情。
nbsp就算是冯都护挖了十数年世家的墙角,但面对百年以上的底蕴,十数年的底子还是太薄了。
nbsp察举也好,征辟也罢,基本都是世家子弟才能达到要求。
nbsp实事求是地说,苍头黔首家中出来的孩子,除了上战场,在九死一生中博取功名。
nbsp剩下的唯一出路,就是进入皇家学院学习,才有可能与世家子弟一较长短——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,最终也未必能比得过世家子弟。
nbsp在这个乱世,若非有超越时代的眼光,和刮骨疗毒的勇气。
nbsp谁有耐心一步步种田,不断投入海量钱粮,耗费着不知多久的时间,辛辛苦苦地重新建立起另一套人才培养体系?
nbsp更别说期间所要冒的巨大风险。
nbsp要么是被人从内部破坏,要么是外部的敌人不给你机会,内外勾结就更是正常。
nbsp有这个精力,有这个钱粮,还不如多养几支军伍,早日统一天下。
nbsp所以说,拿来就可以直接用的世家子弟不香么?
nbsp冯都护这一次,为了大局着想,难得一次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不小的面子。
nbsp没想到对方根本不领情。
nbsp只听得右夫人“嗤”地一声笑,说道:
nbsp“他们是个什么打算,难道你真不知道?不就是想要试探一番朝廷的底线。”
nbsp“毕竟今年可是正式科举的第一年呢,若是能让家中子弟大举进入学院,那可就占了先机了。”
 
第1141章 反扑与较量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