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章 与明议和(二)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第147章 与明议和(二)
朝觐仪式后,皇太极在汗宫设宴,款待八旗将领,并将所收贺礼赏赐给有功劳者。
原本是歌舞升平,其乐融融的家宴,酒过三巡之后,座上的几位子弟贝勒自然而然议起了国事来。
海兰珠跟着哲哲坐在西边的侧席,只见东席的几位贝勒说着说着,就有要掐架的阵势。
吵得最凶的正是阿济格,他年纪小,嗓门却不小,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“议和”的事情,他便火冒三丈地吼道:“你们难不成都忘了先汗是怎么郁郁而终的吗?要是先汗在,你们一个个谁敢软弱怯战,不被活剥了皮去!”
这一声吼,连上座的皇太极和三位大贝勒都侧目而视。
皇太极皱眉道:“阿济格,你在闹什么?”
阿济格气汹汹地跑道殿前,道:“回汗王,我是在为汗王打抱不平!你瞧瞧他们几个,汗王已经杀一儆百了,他们还在口口声声地说要与明议和,分明仗着自己与汗王同辈,蔑视汗威!”
此言一出,四下噤声。
皇太极脸色一沉,“今晚乃是寻常家宴,有言在先,不聊国事,是谁又提起这茬来的?”
岳托和济尔哈朗从座席上起身,不敢辩驳:“回禀汗王,是我二人失言,还请汗王降罪。”
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阿济格先喊出了那句“蔑视汗威”,皇太极若是有意纵容济尔哈朗和岳托,不仅有失颜面,还会在群臣面前失去威信。
海兰珠心想,谁说这个阿济格有勇无谋?让人下不了台的事情,他倒是玩得游刃有余。
果然,皇太极正声道:“先汗乃是因宁远之败,才愤懑而终。临终之前,还在嘱托尔等要向袁崇焕那小儿报仇雪耻。如今先汗撒手人寰,你们推举我做这个汗王,我就必须继承此遗志,谁人还有意见,便是在无视先汗的遗训。”
岳托跪在殿中,“汗王所言极是,我与济尔哈朗贝勒只是以为,以议和之名,暂且牵制住袁崇焕,并令其放松警惕,也好再寻时机,大举进攻,夺下宁远。绝无要忤逆先汗,冒犯汗王之意。”
上席的莽古尔泰一边喝着酒,一边冷哼道:“不就是那袁小儿的一封信吗,也能惹得你们这样惺惶不安?要我说,要和就和,要打我们也随时奉陪,有什么好议的?”
皇太极又问代善:“大贝勒,你怎么看?”
代善不卑不亢地答:“臣以为,五弟的话,是话糙理不糙。汗王不愿答应议和,恐是顾及君子之仪,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可那明人向来也不是什么君子,杀父之仇,本就不共戴天,区区一封虚情假意的书信,何人又会当真呢?不如就假意应允,混淆视听,再谋大计。”
皇太极听罢,思忖片刻后,提高的音量,“议和一事,本汗另有打算。既然今日说到这了,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比我还着急,我便说说我的想法。要进取中原,务必要先除后患,蒙古诸部可边招边掠,但朝鲜国自万历与明朝结盟,与皮岛毛文龙相呼应,一直是大金的后顾之忧,日后若要举兵南下,实乃腹心之大患。”
台下群臣议论纷纷。
那朝鲜人一直自视清高,叫嚣自己乃文明之邦,视咱们为蛮夷,早就该一举夺下了!”
听说朝鲜西党人一直高喊要联明抗金,咱们要能杀了毛文龙,看他们还能得瑟到几时……”
咱们从来没跟朝鲜人交过手,突然掉转头去往东打,有胜算吗?”
……”
皇太极见众人态度不一,遂言明因果,魄力不凡道:“朝鲜纍世得罪我国,然此次非专伐朝鲜。明毛文龙驻近朝鲜海岛,屡收纳逃人,与我大金作对,又在辽地飞书遍投,以攒动辽民叛乱,我遂怒而徂征之。此战目的,是为取皮岛,若朝鲜可取,顺便取之,可谓一举两得。阿敏贝勒,就以你为帅,阿济格、济尔哈朗、杜度、岳托、硕托为副将随征。初八发兵,攻取东江。”
此令一下,众将不敢有违,纷纷伏首临命,就连一向资格老的阿敏,也领头附和道:“声东击西,转征朝鲜,汗王英明——”
李将,你素来通晓东江战况,此番就派你一同随征,辅佐阿敏贝勒。这朝鲜理当讨,然非必欲取之。凡事相机度义而行,明白了吗?”
多年不见,李永芳银发斑驳,一身三等武将的朝服,面色红润,可见其锦衣玉食,在这盛京城的日子约莫过得不错。他是堂堂额驸,这爱新觉罗族人的家宴自然少不了他。
李永芳一向是势力机变的人,皇太极特地点名要他随征,他哪里敢有半点异议。
微臣定竭尽全力,不负汗王厚托!”
时光荏苒,这一幕,却是这般的似曾相识。一如二十年前她初遇他的那次家宴,努尔哈赤下令征讨乌拉部时,亦是这幅情景。只不过,如今坐在汗座上的人是皇太极,而他的雄心,也不再是区区乌拉小部,而是朝鲜国!
霎时间,她心中对他充满了崇拜仰慕之情!
她的皇太极,会是古往今来,独一无二的政治家。他睿智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力,深深继承了努尔哈赤,并且更为大胆。
他敢把剑锋对准朝鲜,就已经表明了他要一统辽东半岛的决心!
** **
家宴之后,海兰珠回到汗宫备下醒酒汤。
她原先住的屋子,被皇太极下令拆除重建新的寝宫,他嫌麻烦,就干脆让她搬到汗宫和他一起住。
其实他晚上没怎么吃酒,回来时也是满脸通红。海兰珠知道他是那种喝酒易上脸的人,所以每次都会给他备解酒汤。
喝酒上脸,是身体里的消化酶机能不好导致的,这类人自身的解酒能力本就偏弱,无法及时代谢转换酒精,长此以往嗜酒,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。
她督促他喝了解酒汤,还不忘教训道:“你是汗王,可我是大夫,在健康问题上,你得听我的。从今往后,你不许喝酒了。”
他听话的点头应允,“今晚是大宴,免不了要沾酒。你教训的是,阿玛在世时也说喝酒只会误事,不是好东西。以后不喝了,自律。”
他身上还穿着白□□贺时的明黄褂袍,看得她直觉得刺眼,好像要分分秒秒提醒着她,如今他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皇太极了,更是金国的大汗……
这礼袍晃得我扎眼……我帮你换下吧。”
他即刻站起身,将手举高,任由她摆弄。
在她跟前,他总是格外听话乖巧,只要不是国事,他都言听计从,百依百顺,不敢有半句反驳,更没有一点汗王的架子。
他放纵她,宠她,所以准许她不用行任何礼节,也不用尊称他“大汗”。汗宫的奴才一个个都对她毕恭毕敬的,不敢有半点怠慢。有一回一个丫鬟上茶时不小心将她的手腕给烫着了,被皇太极训斥了不算,还勒令不许她再进汗宫半步。
于是盛京城中关于她的各种传闻也自然甚嚣尘上,什么“寡妇”、“遗孀”之类的云云,皇太极对此一律严查不贷,以至于现在连哲哲和布木布泰见了她,也都难免有几分生疏。
想起方才家宴上关于“议和”一事的争执,她才小心的问道:“袁崇焕的信……你真的不打算回吗?”
自两个月前的那封议和信送达盛京后,明朝方面就一直在催促金国的答复,要和还是要战,皇太极的态度一直很不明确。先是大度接纳使臣,表达和好之意,而后又没了下文,恐怕袁崇焕如今也是一头雾水。
现在看来,他之所以要这样暧昧不明,反倒是刻意而为之的。目的便是让明人自己也犯起疑惑来,拖延时间,将作战方向转到后方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吧。
时机到了,自然要回。”
第147章 与明议和(二)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